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教理主題:天主聖神與堅振聖事

教理主題:天主聖神與堅振聖事

本主日,我們將先探討福音的讀經。若望福音選讀的章節是上個主日耶穌給門徒臨別贈言的延續。復活期第五主日的福音叫我們相信耶穌,而這個主日福音的重點是要我們愛慕他,並指出愛他的人必遵守他的誡命。主耶穌要賜下「護慰者」,永遠與所愛的人同在。護慰者 (Paraclete)在法律上包含為人辯護、作證、提供援助等意思;在一般的應用上,護慰者則作保護、安慰的人。事實上,耶穌是門徒的第一位護慰者,而要來的另一位護慰者——聖神,將要給門徒們幫助、教導和指引。

讀經二伯多祿前書提到基督徒受到迫害時,必須「以溫和、敬畏之心」去回應;如果這是
天主的旨意要義人受苦,耶穌基督便是我們的榜樣,因為他以無罪之身,卻為所有不義的人受難至死,成為唯一有救贖價值的祭獻,奉獻給天主聖父。

第一篇讀經的背景是耶路撒冷教會受到迫害,信徒四處逃散,其中斐理伯到了撒瑪黎雅城
宣講福音,行奇蹟,大批民眾相信了,並領了洗。聖經中有關術士西滿的部分,因為不是重點,被省略去。讀經的重點在於伯多祿和若望被耶路撒冷教會派遣,去探望撒瑪黎雅城的新信徒。他們到後便為他們祈禱,讓他們領受聖神。這段聖經非常清晰地指出聖洗與堅振聖事的關係:「因為聖神還沒有降臨在任何人身上,他們只是因主耶穌的名受過洗。那時,宗徒便給他們覆手,他們就領受了聖神。」宗徒大事錄裡面的聖神十分自由,祂有時也先降臨在聽道的人身上,令門徒明白已有聖神的人,欠缺的只是水洗而已(宗十:44-48)。由此可證明,聖洗與堅振自開始便是兩件互相關連的聖事,領了洗的人也必須領受聖神,才算完滿。

既然今天的聖經明確地將聖洗、堅振兩件聖事的關係和施行者表述了,就讓我們重溫聖神
和堅振聖事的一些道理吧!「為使我們不斷的更新,基督把祂的聖神施給了我們……祂使整個身體生活、協調、活動」(教會7),聖神就是教會生命的本原。在每一個禮儀及聖事的慶祝行動中,聖神都在工作,聖化人靈,使人妥作準備,欽崇天主。聖神不僅用聖事及職務聖化和領導天主子民,且「把自己的恩寵隨其心願,分配給每一個人……使他們能够勝任愉快地去進行各種事業或職務,以利教會的革新與擴展……」(教會12) 。為基督徒來說,堅振聖事是必須的,因為它是基督徒入門的第二件聖事,能堅固人的超性生命,使之成長,並「更圓滿地分享耶穌基督的使命,充滿聖神的富饒,使他們的生命更能散發『基督的馨香』」(教理1294)。

施行堅振聖事的主要標記是覆手和傅以「聖化聖油」。覆手禮是猶太人的一個古老傳統,
是舊約時代或耶穌和他的門徒,都經常用的一種祝福和祈求的動作。當個人或團體賦予一種特別的職務或祝聖一個人時,亦會舉行覆手禮。至於堅振聖事中的覆手,是給予領受者聖神和祂豐厚恩寵的標記(參教理1288)。施放堅振者在禮儀中的祈禱,特別呼籲施慰者聖神賜下聖神七恩。堅振禮的傅油,有別於洗禮前傅上的「候洗聖油」(香港教區稱「慕道聖油」)。候洗聖油象徵淨化和強化,堅振用的是「聖化聖油」,為加增與加深聖洗的恩寵,是祝聖的標記。梵二之前,施放堅振聖事時,主教會在領受者的臉頰上輕輕拍打一下,這原是主教向領受堅振的兒童表示親切的舉動(平安禮),後來在中世紀開始被理解為領受堅振者應該勇敢如同士兵,為了基督與罪惡作戰。時至今日,這做法早已被取消了,而聖事的效果則強調聖神會給予特別力量讓人作基督的見證人,維護信仰,勇敢宣認基督的名字。(教理1303)。

至於堅振聖事的施行人,在第一篇讀經裡也略見玄機。為何受過洗的信友,沒有即時領受
聖神,而要等到宗徒們到來,才給他們覆手,賦予聖神?在拉丁禮,堅振聖事的正權施行人是主教,顯示出領受者與教會、與宗徒的繼承人──主教、與教會為基督作見證的使命,更密切結合。在香港,由於每年在逾越節守夜禮接受入門聖事的人數眾多,主教有必要將施行堅振的權柄授予堂區司鐸(教理1313)。

生活反思/實踐
1. 我們每人都有自身的軟弱,可有請求聖神來扶助我們、堅強我們?
2. 嘗試開放自己,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差異,便會體驗到聖神在每個人身上的工作及在團體裡 
    發揮的共融力量。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 年5 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