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教理主題:基督徒生活中的十字架

本主日的讀經讓我們明白基督徒要怎樣參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祭獻。今天福音承接著上星期的章節,向基督的追隨者作出嚴正的呼籲「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事實上,不少早期的基督徒效法了基督,為了信仰和真理的緣故受苦犧牲。保祿宗徒對耶穌基督這番教訓,一定有所領悟,因此他向羅馬的信徒提出:以身體當作生活的祭品,更新和變化自己,取悅於天主。

至於第一篇讀經,耶肋米亞先知為了「天主的事」不但憂心如焚,屢屢受盡譏諷、屈辱和迫害。然而,先知受苦最吊詭的地方是他好像逃脫不了天主,心裡有團火在燃燒,無法抑制,對天主給予的艱辛使命,雖很想拒絕,卻又欲擺不能。究竟什麼令先知對天主那樣著迷?相信聖詠63正是那些被天主吸引的人的心聲描繪。

《天主教教理》指出「基督的救贖在於此:祂『來...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622),又說「十字架是基督的唯一祭獻...基督叫自己的門徒背起他們的十字架跟隨祂,因為祂為我們受了苦,給我們留下榜樣,叫我們追隨祂的足跡。事實上,祂願那些首受惠者也參與祂的贖罪祭獻...。」(618)

十字架和苦難是信仰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可惜能真正明白並活出箇中意義的人並不多。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對人類的各種痛苦應有深刻的體會。他廿二歲前,已失去全部至親的家人,他經歷戰爭,祖國淪陷,宗教迫害;當教宗後第三年,被行刺受重傷,晚年時受盡帕金遜病的煎熬。不過,他除了像其他堅貞的信徒一樣,給我們立了一個基督徒受苦的榜樣以外,更寫了一封牧函《論得救恩的痛苦》(Salvifici doloris),教我們認識痛苦的奧秘,明白它如何彰顯天主對人的愛,以及我們怎樣分担基督的苦難。

十字架的道理告訴我們由於基督對天主父無限的信靠,死於苦架,第三日光榮復活,因而得到真正的生命。我們作為基督的跟隨者,固然也要在任何環境下學習基督,接受和背負生活中的十字架;就算遭受侮辱、病苦、死亡等威脅,都要忠信於天主,在征服這一切以後,便可贏取新生。

事實上,痛苦本身是沒有救贖價值的,所以基督徒不該尋求受苦。「但是,當他們面對無法避免的痛苦時,若能夠將自己的受苦與基督的苦難相連,就能明白痛苦之於他們的意義。」(青年教理102)。《論得救恩的痛苦》牧函也提到「如果人分擔基督的苦難,也由於他自己救贖性的痛苦,他多少也分擔所有人的痛苦......因著新的內容和新的意義而豐富了這些痛苦。」(SD20)。由此可見,只要我們將各人的痛苦結合於基督的踰越奧蹟內,十字架為我們現世的生活才有積極的意義。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上述牧函中創造了「痛苦福音」這個新名詞。他想表達出基督的「痛苦和祂教訓的生命之言,為那些分擔基督痛苦的人,即祂的第一代門徒和殉道先烈以及後代追隨他們的人,變成了豐富的資源」(SD25),令人可以透過痛苦,發現福音。這痛苦的福音蘊藏著天主的愛,以及一種特殊的力量和恩寵,使人深切的回頭改過,變成完全的新人(SD26)。基督對背負十字架的要求講得很清楚,為了完成這要求,唯一條件是「棄絕自己」。祂又說到達天國的路並不容易,是艱苦和狹窄的。然而,祂邀請歷代每一個信徒來跟隨祂,用各人的痛苦分擔救贖世界的工作,因為這工作是用基督的痛苦,以祂的十字架來完成的。「漸漸地,當每個人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精神上與基督的十字架相結合,痛苦的救贖意義,就在他面前揭示了。他不能在自己人性的層面發現這一意義,而是在基督痛苦的層面去發現意義」(SD26)。最終,當人認出痛苦的背後是天主對人救恩的愛時,便會甘願地接受這份邀請,並發現內心擁有平安,甚至是愉快的精神。再者,當他明白他所受的苦,可以連同基督,為其他兄弟姊妹的得救而服務時,他是幫助這種善的勢力延伸下去,為救贖德能的勝利開路。

生活反思/實踐
1.耶穌說:「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你會怎樣了解在生活中棄絕自我?
2.當一個人懂得離開自己的痛苦,走向其他正在受痛苦的人,給他們行善,舒解他們的困苦的話,他會得到一份平安和喜悅。你相信嗎?你願意嘗試「用自己的痛苦去行善,並為受痛苦的人行好」嗎?
3.痛苦是個奧秘,人要完全明瞭十字架的意義,是不容易的。祈求天主賜你敞開胸懷,虛心接受祂的啟示,接受生活中的十字架。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年8月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教理主題:伯多祿在教會內的首席職務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清楚地宣告,「你是伯多祿(磐石);我要在這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天主教會一直以此段經文作為了解伯多祿宗徒在教會內作為首席職務的依據。

但在基督作這宣告之前,福音亦記錄了伯多祿對耶穌基督身份的宣信:「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伯多祿能作此宣信,一方面是他和耶穌一起傳道所得的體驗,但更重要的是天主對他的直接啟示(瑪16:18)。同樣,我們要理解伯多祿的首席職務時,需要先認清此職務不是單獨因為伯多祿個人的功勞和成就,而是源於啟示和基督的指派。

實際上在福音中,作者毫不留情地記載了伯多祿人性缺點的一面,他的衝動及軟弱在聖經中都有清楚的記述,但同時亦詳細描述他在主復活之後的勇敢宣講及主基督再次託付他去牧養祂的羊群。我們了解到聖經作者無意描繪這位宗徒之長為一位完人,反而在聖經中給我們記述了這位與我們一樣擁有人性缺點的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接觸到那降生成人及死而復活的天主子之後,生命起了改變與及基督最後交付給他的重大使命。

新約的作者對伯多祿的描述在各宗徒中最為詳細,因為耶穌交給他獨特的使命,就是他在十二宗徒中作首位(參教理552)。但伯多祿履行其宗徒之長的職務時並不是單獨行事的,而是同其他宗徒一起接受宗徒的職務,組成一個宗徒團體(參教理880)並且透過他以「堅固他的弟兄」(參路22:32)。

繼承伯多祿的羅馬教宗與及繼承宗徒們的主教們,延續著伯多祿及其他宗徒們所組成的宗徒團體,彼此聯結在一起。在全世界的主教們,他們彼此之間,以及他們與羅馬主教(教宗)之間,經常在統一、愛德及和平的聯繫之下,息息相通。(參LG22)教理稱這為主教職務的「集體的特色」(參教理877)。

梵二在論及教宗的職務時重申梵一的教導:「羅馬教宗,以基督代表及整個教會牧人的職務名義,對教會有完全的、最高的、普遍的權柄,時時都可以自由使用。不過,主教團在訓導與牧權上繼承宗徒團,而且就是宗徒團的延續,只要與其首領羅馬教宗在一起,而總不與此首領分離,則對整個教會也是一個享有最高全權的主體」(LG22),故此教宗對主教們和信友群眾,是一個永久性的、可見的統一中心和基礎(LG23)。

伯多祿首席權這職務是獨特的,一方面因為它是源於基督的直接託付,所以他對教會擁有完全的、最高的、普遍的權柄,時時都可以自由使用。但同時這權柄亦必須常在共融中完成。我們不能把教宗這職務與託付給全體主教團的使命分開,因為這些主教們也都是「基督的代表和大使」,而教宗亦是這「團體」(College)的一個成員,而主教們在職務上則是他的弟兄。(參《願他們合而為一》通諭95)

教理指出,「為使教會由宗徒們所傳授的信仰保持純真,身為真理的基督,願意教會分享祂的不能舛錯性。天主子民『透過信仰的超性意識』,在教會活的訓導的指引下,『毫無失誤地依附信仰』。(教理889)

為防範信仰上各種錯誤和缺失,保証信友們可以無誤地宣認真正的信仰,因此教宗連同所有主教的牧民任務在於留心看管,務使天主的子民能生活在使人自由的真理內。為完成此項任務,基督賦予牧者們在有關信仰和道德的事上,擁有不能舛錯的神恩(參教理890)。這亦是教宗履行其主教團首席職務的一項重要恩寵。

生活反思/實踐
1.你有否留意教宗的動向,並為他的工作祈禱?
2.在這星期中,特別閱讀教宗的每周教理講授,並在日常生活中作反省和實踐。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年8月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領聖體的方式」

每年五月至六月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原本的七月一日的「耶穌寶血節」後來因禮儀革新被刪除。耶穌寶血節原於第十六世紀時開始於西班牙,後傳入義大利。一八四九年,教宗碧岳第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羅馬,為感謝主基督,詔令普世教會慶祝耶穌寶血節,日期定於七月一日。其實,耶穌聖體與耶穌寶血本是同一奧跡,應合在一起慶祝。禮儀年度革新之一般準則的官方詮釋說:「基督至聖聖體節其實也是對主耶穌基督之至尊寶血的慶典,一如在彌撒與日課的經文中,以及教宗伍朋於一二六四年訂立此慶節的詔書中所清楚顯示的。」

相稱地「虔誠恭領主的聖體寶血」是大家所認同的,也是格前11章所教導的:「我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就是宣告主的死亡,直到他的再來」,且是大家都在努力實踐的。不過,領受的方式是多元的,東西方教會在歷史中,都有不同做法。這些方式和做法不能以優劣來比較,因為都是因時制宜,按照處境,為達到目的:相稱地「虔誠恭領主的聖體寶血」。

教會當初,基本上「虔誠恭領主的聖體寶血」的方法,是在神職人員領受聖體寶血後,教友便走上祭台前,站立,恭敬地以雙手從司鐸手中接過聖體,放入口中虔誠領受,然後到執事所拿的聖爵,口喝聖血;後來也有用吸管領受,或將聖體蘸聖血給教友領受;這些做法,各地大同小異;當時所用的麥餅是有酵餅。

第三世紀時,在舉行主的祭宴(彌撒)後,教友會把聖體帶回家,或送給未能參加聚會的教友(病人、囚友、臨終者)。亦有隱修士在主日領聖體寶血後,把聖體帶回隱修山洞,每天恭領。這做法,一直到了第四世紀教會昇平後,聖堂林立,聖體便保留在聖堂,不再帶回家中;隱修士也群居生活,設立聖堂,且漸漸有每日彌撒。

第四世紀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也教導新教友要把手做成十字寶座,恭領聖體。當然,教父們也時時提醒和告誡教友不要輕率或不小心掉了聖體碎屑。

「你要注意:絕不可把祝聖過的餅和酒,當做平常的餅酒,因為按主基督的肯定,這是他的體和血。無論你的官感怎樣,你的信德要堅定不移。……當你前來時,不要攤開你的手掌或手指,但把你的左掌放在右掌上,做成寶座迎接君王,把手掌彎起如同杯狀,去接受基督聖體,並答應:Amen。用你的眼睛注視聖體,使你的眼睛得到聖化,然後領聖體。但務須小心,一點碎屑也不能掉,因為掉了一點碎片,也就是掉了你的部分肢體。……領受基督聖體之後,(你)再前去領受他寶血之杯。不要伸手,但要鞠躬和回應「阿們」,以表示你的欽崇敬拜。你領受基督寶血而得到聖化。……然後等待祈禱,並感謝天主,因他使你得享這奧蹟。」(聖濟利祿•耶路撒冷,+387年,《釋奧要理講授》 4; 5.21)

不過,教父們關心的不只是外表上虔誠恭領聖體寶血,更要在實際生活中,愛護和珍惜基督的肢體,猶如金口聖若望(+407年)所說:「你們尊敬基督的聖體聖血嗎?當他赤身露體時,你怎可掩面不顧!不要只在聖殿裡以綾羅綢緞來尊敬他,而在聖殿之外任由他裸著身體,飽受飢寒。事實上,曾說『這就是我的身體』的那位,也同樣說過:『當你們見我飢餓時,給我食物……你們為最小的一個做,就是為我而做。』祭台上的基督聖體,並不要求外衣,而要求純潔的良心;在聖殿外的他,所需要的是切實的照顧。我們要學習以基督所要求的方式來尊敬基督。祭台上擺滿了黃金聖爵,而他卻飢餓至死。那又有什麼意思呢?還是先讓那捱受飢餓的他獲得溫飽,然後再用剩餘的來布置祭台吧!難道願意獻上黃金的聖爵,而不願獻出一杯清水?這為他有什麼益處?你能為祭台舖上金紗錦墊,而不給赤身露體的他一件必須的衣服,這為你有益處麼?當你布置他的居所時,請勿忽視你在困苦中的兄弟,因為他比前者更為尊貴,他才是主真正的宮殿。」(瑪竇福音講道集65,2-4)

到了九世紀之後,許多教友教理知識有限,對聖體聖事的了解,比較粗疏,許多牧者一方面強調教友要以虔誠相稱的生活來準備領受聖體聖事,另一方面也極力強調耶穌實體親臨餅酒形內。當時,大部分教友懷著敬畏之怕情,寧願朝拜聖體,而不敢妄領聖體,以免冒犯基督。同時,也有一些地方,為怕有人別有用心,把聖體拿去褻瀆,故漸漸發展出司鐸直接把聖體放入領受者口中的做法(878年Rouen會議)

十一世紀後,大部分成人教友因怕褻聖,不敢妄領聖體,故一般情況下,領聖體聖血者,大部分只是兒童了;為怕兒童不小心,掉了聖體碎,故順理成章,司鐸也直接把聖體放入兒童口裡;且也漸漸不送聖血了。到了十二世紀,為剛領洗的嬰兒送聖血的做法,也完全式微。

同時,由於教友已普遍不領聖體,也不會由家中造餅送到聖堂作獻禮,故漸漸改由修道院製造彌撒專用的無酵餅。十二世紀時,已盛行用小圓形無酵餅成聖體,方便直接黏在教友舌頭上領受。1439年翡冷翠大公會議,才指示西方教會一律採用無酵餅舉行彌撒。

十一世紀之後,由於強調敬禮聖體,西方教會才漸漸發展出跪下虔誠張口領聖體的做法;且為兒童也是很方便的做法。

事實上,十二世紀之後,大部分教友情願以最大熱情虔誠朝拜聖體、明供聖體、舉行聖體(聖血)遊行、神領聖體等,勝過實在上領聖體寶血;好像領聖體聖血只需由主祭司鐸代表領受,便足夠了;教友只需虔誠瞻仰便好了。於是,教會為矯正弊端,遂在1215年拉特朗第四屆大公會議規定教友每年至少一次辦妥當告解和善領聖體。

(今日東方拜占廷教會把聖體混入聖血中,以銀匙把聖體聖血直接滑入站著的領受者口中。)

(1950年代,仍有教友被教導,不要咬聖體,咬了,聖體會流血。)

教理主題:病人傅油聖事

今個主日的讀經環繞著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天主賜予人類救恩的普世性;一如聖詠中所描述的境況,「萬民都要踴躍歡欣,你以正義統治世人,且在地上領導萬民。」(詠67:5)既然救恩是普世性,遵守天主的誡律也是一視同仁,所有歸依上主,事奉祂、愛慕祂的僕人都要守安息日。天主還這樣安慰說:「固守盟約的異邦人,我要領他們上我的聖山,使他們在我祈禱的殿裏歡樂。」(依56:6-7)

透過先知們的宣告和描述,我們得知天主對人類的救贖是無分種族、文化、權位,而且祂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撒回的」(羅11:29)。今天的福音,耶穌回應了當時被猶太人所鄙視的客納罕人的請求而治好這婦人的女兒,就是一具體例子。當中值得注意的是耶穌稱讚這客納罕婦人的信德,並以此成為醫治她的理由。這事件清楚顯示了一個新時代已經開始,一個建基於對耶穌的信德而不是梅瑟五書的新盟約的恩寵時代的展開。福音中的醫治時常被看作為默西亞時代的徵兆,且在耶穌身上一一實現出來。

今天的教理主題:病人傅油聖事,正幫助我們更廣闊的去認識天主的醫治行動是無分彼此和如何透過耶穌賜予病人聖神的恩寵。耶穌以此聖事的職務交託給教會作為天國臨現的標記,且叫世人知道是因着信德使人獲得安好及治癒。

當談及病人傅油聖事時,讓我們先明白痛苦和疾病的意義。天主教不相信也不認為痛苦和疾病是天主對人的懲罰,因為連天主子也承受我們的脆弱,擔荷了我們的疾病(瑪8:17)。耶穌基督治癒病人是天國來臨的標記。耶穌的治病事件宣告了最徹底的治癒,就是藉著基督的逾越,戰勝了罪惡和死亡,「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苦難和死亡,賦予痛苦新的意義:從此,痛苦可使我們肖似祂並結合於祂為救贖世人所受的苦難。」(教理1505)

一直以來教會以祈禱和臨在關懷患病的人,並邀請他們在痛苦中仍然堅強,信靠主耶穌。梵二的《教會憲章》,繼承聖經和教會的傳統,一再強調,「在為病人傅油,司鐸
為病人祈禱時,整個教會都向受難而勝利的基督為病者求託,求基督撫慰救助他們(參閱雅5:14-16),並且勸導他們和基督的苦難聖死甘心合作。」《教會 11》

其實這些體弱患病的經驗確實可提醒我們人的脆弱、有限和最後的死亡,以及人所積存的灰心喪氣、失望等。然而,透過家人、朋友和教會的愛和關懷,患病的人能得到信仰的更新及增強對這位願意為人類甘心受苦至死的主耶穌基督的信德。因此,教會教導我們,病人傅油聖事不祇是「進入生命末刻者的聖事」,也是「為了疾病或衰老,信友開始有死亡的危險」,都是適當時刻領受此聖事的(參閱《禮儀憲章》73)。況且,這聖事的恩寵能為病人帶來安慰、平安和勇氣,好能以基督的精神,忍受疾病或年老的痛苦(教理1532)。此外,施行病人傅油聖事時必須以聖道禮來進行(除危急情況外),並在家人陪伴下,教會在諸聖相通中為病人的裨益代禱,慶祝這聖事(參閱教理1522)。

基督憐憫人、特別那些患病、受苦的人。祂多次治好各種殘疾的人,顯示「天主眷顧了祂的百姓」(路7:16)以及天國臨近了的實況。願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能慷慨地、以憐憫的心實踐耶穌基督所教導的和實行的,去回應受苦患病者的需要:「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瑪25:36)

生活反思/實踐
1. 聆聽了今日的福音後,你對耶穌的醫治與病人傅油聖事有甚麼感受和新的領會?
2. 教會為病患者施行病人傅油聖事提醒我們,教會是履行默西亞救恩的信徒團體,你是否有這意識並願意在生活中實現天主的救恩於普世,特別是關顧那些正在受不同疾病苦痛折磨的人?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年8月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教理主題:啓示

基督宗教跟其他信仰的主要分別,在於我們的天主並不是一位遙不可攀的「神明」;而是一位願意主動與我們接近的自有者、祂願意以種種方式向人類「啓示」自己,邀請
普世人類接受祂的救恩,分享祂的慈愛和美善。

「啓示」revelation一字,來自拉丁文revelare,字義是「掀開帳幕」,表示將藏在帳幕之後的事物顯露出來,在基督宗教中解釋為在新約與舊約中「天主的自我通傳」。

我們怎樣知道天主的臨在,祂的「自我通傳」呢?在今天的讀經一,厄里亞先知逃避追殺至山洞,他渴望天主大顯神能,天主卻在輕微細弱的風聲中臨現,撫慰受迫害的厄里亞先知。

在答唱詠中,天主透過聖詠85首的作者,以美麗的詩歌表述天主的話確是「和平綸音」,頌揚救恩必隨上主的腳步而來。道出天主臨在的標記是仁愛、忠信、正義、和平,提醒我們要信賴上主,衪必賜下康樂幸福。

在讀經二中,聖保祿向外邦人宣講基督是天主的獨生子,「是天主公開立定,使祂以自己的血,為信仰祂的人作贖罪祭」(羅3:25),表示「天主要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格後5:19)。保祿心痛的是,自己的同胞、天主的選民,全都是天主義子,千百年來期盼默西亞出現,但今天卻拒绝承認耶穌基督就是救主──就是舊約所有啟示及應許的圓滿。

最後,福音中瑪竇記載耶穌在顛簸的波浪中,安穩地在水面步行的奇蹟。伯多祿宗徒請求耶穌讓他也這様做。但這位宗徒首長一見風勢强大,就開始下沉。他面臨信心的考驗。耶穌和伯多祿上到船上時,風浪平息了。耶穌問門徒「為什麼懷疑?」這不正是我們小信德的人在旅途中的教會內的寫照?我們對自己的信仰認不清,摸不透,因而害怕、懷疑、失落信德,天主的「啓示」告訴我們,信德才是我們確實的保證。

原來,天主啓示祂的慈愛計劃,是透過「彼此密切聯繫」和互相彰顯的「行動和言語」來實現的。天主逐步與人溝通,使人分段地準備接受有關祂自己的超性生命。天主從太初就把自己顯示給原祖父母,打開一條救恩之路,在他們墮落之後,許下救贖,賜給他們的後裔。天主跟諾厄訂立了一個祂與一切生靈之間的永久盟約。天主揀選亞巴郎成為萬民之父,使「地上萬民都要因他獲得祝福」。天主與以色列民訂立西乃山盟約,並透過梅瑟頒佈自己的誡命,好使他們明認及事奉衪是唯一、生活的真天主。天主又藉著先知們宣告祂為整個人類預定的救恩。最後這啟示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耶穌基督身上達到高峰。(參閲教理51-65)。

梵二啓示憲章指出天主因祂的慈善和智慧,樂意把自己啟示給人,使人認識祂旨意的奧秘(啓示2)。同時,祂邀請眾人與祂親密交往,給他們披上恩寵與義德的光輝,為使人有能力去回應、認識、和愛慕祂。藉著啓示,「無形的天主,以祂無窮的愛情,像朋友般與與人交往、共融契合。對這項邀請的相稱回應就是信仰。(參閲教理52,54,142)

信仰是確實的,因為啓示的是天主祂對人類的救恩計劃。這啓示較任何人類知識更為確實,因為是奠基於天主的話,祂是「萬物的根源及歸宿。」

我們應該以甚麼態度回應天主的啓示呢?「藉著信仰,我們把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完全交付於天主。自由地向啓示的天主表示自己的同意,我們對啓示的天主所作的此種回應,聖經稱之為『信德的服從』。」(參閲教理143)我們接受了天主的啟示,會令我們生活在天主的應許之中,深信上主的救贖在我們中間,生命有了一個終極的意義:耶穌基督透過死亡和復活完成救贖的工程。祂與我們同行、共融合一。今天我們面對困難、迫害,堅信耶穌基督踏著風浪前來說:「放心!是我,不必害怕!」就是這份信心,照亮我們的認知,得以明瞭天主的真理,嚮往一個充滿公義、希望、仁愛的將來、堅信天主實現祂對我們的許諾。

生活反思/實踐
1.天主願意與我們密切聯繫,你經驗到天主在困境中與你一起嗎?感覺如何?當天主的救援出現時,你有信心接受嗎?
2.信仰要求我們把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完全交付於天主,你認為可以做到嗎?會否灰心失望?可有改善方法?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年8月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認識《禮儀憲章》(Sacrosanctum Concilium)(SC)(三)

《禮儀憲章》提到﹕「在宗座將要指定的情況內,主教們可以斟酌准許教士、會士或教友們,兼領聖體聖血。」為我們信友而言,這些實行已經在教會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梵二當時是要經過一番爭論,才可以向前走一大步。

此外,《禮儀憲章》有意要維持新與舊嘅兩種傳統,例如有關禮儀的語言:「在拉丁禮內,除非有特殊法律規定,應保存使用拉丁語。」但同時說,「可是在彌撒內或舉行聖事時。或在禮儀的其他部分,使用本地語言,多次為民眾很有益處,可准予廣泛地使用……。」在禮儀音樂上,一方面鼓勵創作,但同時又特別推崇額我略曲;一方面准用其他樂器,但卻又極重視管風琴。總之,禮儀本地化的原則是要令教友「主動參與」。

還有的是,《禮儀憲章》再度肯定在禮規安排上的信友職務:「在修訂禮書時,務必注意使禮規也顧及到信友們的職務。」例如讀經員、輔祭員、非常務送聖體員、歌詠團、領經員、收集捐獻者等等,都為信友提供了特殊的機會去積極主動地參與。更進一步來說,這些禮儀職務亦使信友受召去成為主臨在的記號,在禮儀中,我們成為了彼此的基督,願意為他人服務和犧牲。

總括而言,《禮儀憲章》頒布之後帶來了五方面積極的意義。第一,它在禮儀中給了聖經一個突出的位置,比以前有更豐富的聖經經文。在彌撒中,三年循環的主日讀經以及兩年一輪的平日讀經包含了聖經大部分的經文,而答唱詠則是以《聖詠》來闡明讀經。聖經在禮儀當中的充分運用,幫助參禮者在個人和團體各種層面上能更深地進入天主愛的奧蹟當中,而我們所慶祝的正是聖經所宣報的奧蹟。第二,信友藉著在感恩祭及其他聖事慶祝中的祈禱及歌詠、行動及靜默,更積極主動及有意識咁參與。第三,各地方教會,努力不斷地將各種禮書原典的拉丁文翻譯成教友能夠明白的當代語言,同時亦去面對係禮儀本地化過程中帶來的挑戰。第四,信友被鼓勵去實行和承擔起他們在領受基督徒入門聖事:聖洗和埋堅振時所領受的普通司祭職職務,而這些職務的高峰表達就是在禮儀職務當中。最後一項,就是以上四項總結所帶出來的成果,我們看到許多地方教會團體展現出燦爛輝煌的生命力,一個從禮儀的泉源中所泉湧出來的具生命力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