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教理主題:祂正如聖經中所載,第三日自死者中復活

復活主日

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詠118:24)今天教會隆重地慶祝主耶穌基督的復活。復活節是整個禮儀年曆中最重要的節日,禮儀中充滿著逾越、重生和洗禮的喜樂和歡欣。耶穌基督藉著自己的死亡與復活,領導我們「死於罪惡、活於 天主」,擺脫罪惡的奴役,獲得新生命與自由,這是一個新的「逾越」。正如以色列子民藉羔羊的血獲得拯救,新約的選民也藉著耶穌--真正的無罪羔羊(若 1:29)的血而獲得新生。從教會初期開始,復活節就是舉行入門聖事(聖洗、堅振、聖體)的日子。因為入門聖事就是基督逾越奧蹟在我們身上的實現。藉著水 洗和傅油,我們因水和聖神而重生,在基督內出死入生,加入了得救的行列。

初期不少地方教會的基督徒仍沿用猶太人逾越節的正日作為基督逾越的紀念,直到公元三二五年的尼賽亞大公會議中,教會才一致決定以每年春分後首次月圓之後的首主日,作為週年慶祝基督死而復活的日子。

今天的讀經一取自「宗徒大事錄」。在伯多祿的講道中,重溫耶穌的生平,並指出耶穌的復活與世界的關係,就是為世人帶來罪過的赦免。伯多祿指出宗徒們就是耶穌復活的見證人。在復活後,耶穌曾與他們同飲共食,說明耶穌的復活是真實的、肉身的和歷史性的事件,而非宗徒們的幻覺。讀經二可選擇哥3:1-4或格前5:6-8。在哥羅森人書中,保祿指出耶穌的復活是信徒們新生命的基礎,信徒們既藉洗禮與耶穌一同復活了,就該
追求天上的事,過一個相稱的生活。而在格林多人前書中,保祿則勸勉信徒們,因著耶穌的死而復活,我們的生活要純潔而又真誠無瑕,就像無酵餅一樣,不要在團體內帶來紛爭和壞榜樣。

今天在恭讀福音前加上復活節讚歌,表達對羔羊基督的讚頌。福音的章節取自若望記載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門徒(相傳是若望)前往空墳的經過。片段中強調因著對耶穌的愛,那門徒一見到空墳,就相信了耶穌復活的事實。不過,福音的作者也明白空墳不是門徒們對復活信仰的唯一憑藉。事實上,不少門徒起初也不敢立刻相信這復活的訊息。反而,門徒們其後與復活的主的個人親身相遇才是這信仰的基礎。因此,今天的福音片段只是一連串復活和顯現事件記載的開始,在以後復活期各主日的福音讀經中,我們將繼續聽到有關的記載。

教理主題:祂正如聖經中所載,第三日自死者中復活

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奧跡,揭示了天主對我們的大愛。這份愛並沒有因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亡而減退。相反,透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祭獻和被埋葬,這份愛得到了更深一層的彰顯,更因著耶穌的復活,天主的愛戰勝了十字架和死亡的桎梏。正如教會傳統在聖週六晚守夜時所頌唱的「逾越頌」中所頌讚的:「耶穌基督已打破了死亡的枷鎖並從墳墓中勝利地復活了。」

正如聖言的降生取了真實的人性和肉身而成為真正的人(除了沒有罪過以外),天主子的復活也確實是在一個真正人性的肉身內完成。復活的主不是一個鬼魂或只是一具行屍走肉的屍體。相反,耶穌的復活是從死亡中逾越到一個新的生命,一種新的存在。復活後光榮的身體的特性是,它不再置身於時空中,而能按自己的方式,無論何時何地都可隨意臨現(教理645)。耶穌復活的奧跡確實是救恩工程中的重大勝利,值得我們歡欣鼓舞。不過,耶穌也為此自願地付上了沉重的代價。復活不是一件獨立的事件,而是十字架的延續(教理649)。在耶穌復活光榮的身驅上,仍帶有祂被釘和被鞭打的痕跡。祂確實是新的逾越節羔羊,祂的被宰殺和流血祭獻,祝聖了所有相信祂的人。

耶穌的死而復活確實是歷史上和物質界中一件真實的事件,而不是門徒們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幻覺或觸動(教理643),更不是一些神話或宗徒們主觀願望的宣洩。很多門徒面對著耶穌的復活,起初是感到完全震驚和出乎意料之外。但當他們漸漸地明白和確定復活的事實後,他們即願意為傳揚這喜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正如「逾越頌」中另外一段所揭示的:「如果不是基督成了我們的贖罪者,我們的生命還可以為我們帶來甚麼好處呢﹖」

為基督徒來說,基督的復活確認了祂所行和所教的一切。所有的真理,甚至那人類理智最難領悟的都會找到解釋(教理651)。藉著洗禮,我們與基督同死同埋同復活,成了基督永生的繼承人。即使在現世中,藉著參與感恩祭,我們已可預嚐這永生的喜樂和光榮。基督的復活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生命,我們也應在新生命中渡生,遠離罪惡,愛主愛人,努力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並期待在基督再來時已眾聖人一同復活,與基督同享永遠天國的福樂和生命。

生活反思/實踐
1.在生活中,你曾否與復活的基督相遇?耶穌復活的事跡為你有甚麼意義﹖這信仰又怎樣影響了你在現世中的生活和生命?
2.為基督徒來說,每年的復活節都是再次的「死於罪惡、活於天主」。請問你對未來一年的信仰生活有甚麼計劃和承諾?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提供

2014年4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